回到临江,林晚将全部精力投入德隆订单。工坊规模一扩再扩,缝纫机日夜轰鸣。
王桂香成了得力干将,管着几十号女工调度,井井有条。张卫国负责账目物流,一丝不苟。
技术员老杨专攻质检工艺,精益求精。“凛冬贸易(临江县)分公司”的招牌愈发响亮。
周凛的身影出现得更少。电话和传真取代面谈,
内容公式化:订单进度、新渠道、港城政策变动。深圳那晚的涟漪,表面无痕。
林晚也压下翻涌的情绪。她将“读心术”化作高效管理雷达,
精准扫描核心层:王桂香:「……晚姐待咱厚道……这摊子不能砸……得盯紧点……」
(放心交付生产)张卫国:「……账目差一分都不行……林经理信任不能辜负……」
(财务托付)老杨:「……这批次填充棉克重不足……必须卡死源头……」
(技术质检无忧)细微波动也难逃感知:谁对奖金微词(谈心疏导),
谁家遇困(预支解围),谁被小厂私下接触(不动声色敲打)。公司上下,心齐气顺。
丰源李丰源不知搭上哪条线,混进临江招商座谈会,
对着县领导阴阳怪气:“……某些港商背景复杂……合作根基嘛……呵呵,
有待观察啊……”消息传来,林晚没找周凛。她直接约见主管副县长,
条理清晰汇报:产值、利税、就业数据、本地资源新项目规划。
最后拿出张卫国整理的纳税凭证、工资发放记录,厚厚一叠,无声胜有声。
“林经理年轻有为,企业做得扎实,是县里标杆!”副县长笑容满面,对李丰源的话茬,
只当没听见。走出县**,阳光刺眼。林晚拢拢头发。这只是开始。周凛树大招风,
她必须把临江的根,扎得更深。九七香港回归的脚步临近,喜庆气氛弥漫。